企业如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过去的西北轴承、大武口洗煤厂、银川橡胶厂,在到如今的宝塔石化、启元药业、宁夏红......这期间,很多老工业倒下,也有很多新品牌起来。
作为宁夏老牌企业,吴忠仪表厂对于很多人来说,成载的了太多的记忆。这家始于19世纪的企业,如今已有61年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仪表阀门几经沧桑,吴忠仪表厂有上市时的辉煌,也有被并购的辛酸,更有从国内走向国外的殊荣。但是,繁华退却,究竟还剩什么......
1959年的吴忠百废待兴,人们还习惯性地把吴忠称为吴忠堡。说是市,其实也就是一个小镇子,好点的房子也只有当年地主们遗留下的深宅大院,俗称“寨子”,但也是破烂不堪了。1959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机械局决定由银川市机电仪表厂和吴忠五金厂仪表车间合并组建吴忠仪表厂,而吴忠仪表厂的厂址就设在秦渠边上的大寨子院内。就在破烂不堪的寨子内,吴忠仪表厂开启了它的传奇的上市之路。
建厂时吴忠仪表厂主要生产汽车、拖拉机仪表和农机配件,1964年划归机械工业部并投资扩建。1965年在国家“三线”建设时期,从全国仪表行业选调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全国各大院校也陆续分配大中专毕业生来吴忠仪表厂参加建设,而来自崇明厂的技术人员带着调节阀,来到吴忠仪表厂。从此,吴忠仪表厂走上了生产调节阀的道路。
1959年,吴忠仪表厂建立,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经技术人员四个月的艰苦钻研,终于将磨电流表轴针的功效由日产100只提高到日产600只,达到当时的水平;
1960年,时任一机部电工局的丁鹏副局长来吴忠仪表厂视察,确定生产开关板电工仪表,吴忠仪表厂归一机部电工局管辖;1961年,也就是建厂后的一年,吴忠仪表将盈利的28万元进行了扩大再生产,建设了一个年产30万台的电工仪表车间;
1968年,吴忠仪表自行设计生产的G1750公斤超高压调节阀,这一技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1971年,一机部投资129万元建成铸钢车间投产,结束了吴忠仪表厂铸钢件依靠外协的历史;
1977年,吴忠仪表厂生产的直通单双座调节阀和低温阀用于毛主席纪念堂,受到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的嘉奖;
1980年,吴忠仪表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集中力量自主研发,CV3000系列调节阀的终面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1988年,以国家副主席王震为团长的庆祝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中央代表团来厂视察;
1991年,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等人来厂视察,称赞吴忠仅表厂是“宁夏的一颗明珠”;
1993年,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正式批准吴忠仪表厂为“自营进出口”企业;
1997年,团中央书记李克强一行来厂视察,8月18日,吴忠仪表厂整体改制,成立宁夏天意仪表集团有限(国有独资);
1998年,吴忠仪表厂更名为吴忠仪表集团有限,4月7日,仪表阀门由吴忠仪表集团有限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广州隆怡投资发展有限、机械工业部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等其他两家发起人,以募集方式成立吴忠仪表股份有限,9月15日,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862),简称“吴忠仪表”;
2000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吴忠仪表集团有限兼并宁夏长城机床厂;
2006年,吴忠仪表股份有限与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合资成立宁夏银仪风力发电有限责任;
2007年,吴忠仪表股份有限与宁夏发电集团合资成立宁夏银星能源多晶硅有限责任。吴忠仪表与宁夏发电集团所属的宁夏银星能源战略合作,于当年的5月10日整体更名为“宁夏银星能源股份有限”,简称“银星能源”。股票简称”银新能源“,股票代码仍为(000862)”;
2009年之后,为加快自动化仪表产业的发展,银星能源引入香港上市中国自动化集团和科文投资(中国)有限,由三方共同出资合作组建了吴忠仪表有限责任;
1998年,吴忠仪表上市,被称作国内A股市场上的一枝独秀,众多股评人士誉其为“仪表大王”、“生物科技望春(花)第二”等等,是一只极具号召力的股票。然而不幸的是,短短的7年的时间,从1998年到2004年,这家本来朝气蓬勃的上市却因各种问题滑到巨亏的深渊。从上市之初和2000年,吴忠仪表进行了首发和配股融资,两次融资实际募集到的资金为5.53亿元,至2004年,预计亏损约3亿多元。
上市之初,吴忠仪表厂募集股款2.9亿元,其中,投资1.8亿元将用于精密自动控制阀门项目,该项目与美国血液技术合资开发该项目。项目达产后,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6,000万元,税后利润9,768万元,可新增税后利润7,326万元。在后期,该项目早已完工,但是在早起的的财务报表中却很难看到该项目给带来的收益。
事实上,吴忠仪表厂任高管们在上市当年就盯上了从股市上募集来的资金,6年的时间里,1.8亿的资金以估入库存货、预付账款、在建工程-预付设款、长期投资这5种不同的形式巧立名目,瞒天过海的手法从账上非法转移资金,而流出的资金竟然委托给高管们为法人代表的进行理财,在1.8亿元委托理财资金中,无法回收部分预计高达1.75亿元,2004年12月,吴忠仪表厂的三位高管也因涉嫌贪污被捕入狱。
吴忠仪表厂被媒体爆出高管被捕丑闻后,把巨亏的原因归咎于委托理财失误,实际上,管理层的“乱投资”也难辞其咎。吴忠仪表非常热衷于高科技投资,从主营业务的描述上可以看出,成都吴仪科技发展有限、珠海银创发展有限、润世生物工程有限、珠海亚利生物工程有限、华鼎血液技术有限、珠海高新区公牛复合材料开发有限等就是所谓的高科技,但在历年财务报表中却见不到相关的投资收益。
由于诸多不当行为,吴忠仪表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监管部门发出整改通知。
2004年5月19日的《整改通知》指出,截止2003年底,长期股权投资14项,账面价值为19177万元,且涉及行业较多,项目与主业及项目与项目之间产业关联度差,地域分布范围较广,投资效益低下。
2003年8月26日的《整改通知》指出,该对控股、参股的子控制较弱,投资风险较大。截至2003年6月30日,长期股权投资净额为31701.7万元,控股、参股19个,绝大部分没有收益,其中部分亏损,个别甚至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
两份整改通知书涉及的长期股权投资,截止期限只相差半年,但31701.7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净额竟变成了19177万元的账面价值,而有1亿多元不翼而飞了,但吴忠仪表似乎对此置若罔闻。
对外担保获取资金是上市在融资的普遍采取的办法,但这种办法同样也是风险巨大。2005年3月16日,公告称,对外担保余额中尚有25743万元未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中披露。据调查,在这近2.57亿元的未披露对外担保中,为控股子提供担保余额为4643万元;为控股子外的其他非关联方提供担保余额为2.11亿元。承担连带担保责任预计造成的损失约3721万元,其中:为深圳市汇银峰投资有限0万元贷款担保已到期,因该无力偿付该笔款项,需承担连带责任预计损失180万元;为新宝荣实业发展(深圳)有限3000万元贷款担保中因该实际控制人已被逮捕,吴忠仪表不得不拿出3000万元的真金白银去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为珠海亚利生物工程有限的担保已到期,该无力偿还,代其偿还本金及利息541万元。
吴忠仪表这种对担保显得过分的执著,让人难以理解。而且,吴忠仪表所处的宁夏吴忠市与新宝荣实业发展有限所在的深圳,更是存在千里之遥,吴忠仪表的一位中层干部反问:“如果没有这种个人利益的驱动,你能想象得出他们需要进行如此前赴后继式担保的理由吗?”
与此同时,控股股东吴忠仪表集团及其子占用上市的资金与日俱增。2001年时,吴忠仪表集团及其子累计占用上市的资金1311.6万元,到2002年已经上升至5018万元,增长282.59%。而截至2003年,该项资金占用已达到9478万元,再次增长88.9%。到了2004年的年报中,这个数字已高达11700万元,比2001年上涨了792%。
这两项难以回收的款项让吴忠仪表在泥潭中越陷越深,上市7年,亏损、对外担保以及占用资金累计10多亿,如此巨额资金,仪表阀门让本是风口浪尖的吴忠仪表更是举步维艰。
2012年9月19日,中国自动化宣布,与宁夏银星能源股份有限达成收购协议,以总现金约6600万元人民币收购吴忠仪表有限责任余下的20%股权。原持有其25%的股权,于2011年5月及2012年5月分别增持至50%及80%。收购完成后,吴忠仪表将成为中国自动化的全资附属,不再是上市,与银星能源再无瓜葛。
忠仪表有限责任在煤化工、核电领域都有自己先进的产品。2016年6日,工信部公布了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这批名单一共涉及63个企业的63个试点示范项目,宁夏只有吴忠仪表有限责任一家企业入选。(项目名称:智能控制阀数字化工厂试点示范)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现有产品有76个系列、38种附件、7000多个品种规格,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其中,23项“重点新产品”,有6项发明专利和33项实用新型专利。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电站、空分、油气管线、生物医药等高温、低温、高压、高压差、耐腐蚀、耐冲刷严酷的工况场合,为我国10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1000万吨/年炼钢、60万KW火电、100万KW核电、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以及西气东输等重大装发挥民族工业的重要作用。重点项目控制阀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实现国产化,确保长周期运行。
随着全球经济普遍通缩,2015年中国控制阀市场较2014年有较大减幅,相较于2014年增长10.5%,2015年度中国装制造业仅增长4%,增速明显下滑。在这样的情况下,吴忠仪表仍然超越去年的销售额,在2015年达到15.14亿,成为“2015年度中国控制阀市场TOP50”中的第2名!总榜中,中国企业33家,国外企业17家。
近年来,吴忠仪表在国内同行业早步入现代工业4.0,在智能科技引领下,接连拿下产品结构设计、表面硬化新材料技术、现代加工铸造等十几项国际尖端技术,100多万个零部件通过146类质量控制文件实现了5000多个控制点的赶超(德、日技术)。
走过半个世纪的吴忠仪表厂所经历的风雨洗礼和痛定思痛的改革,值得后来的企业家们深思和警醒,那些在风雨飘摇中途遥日暮的企业,后还能百破茧成蝶重获新生,无不是一代一代人的坚守与努力 。企业如船,如何在茫茫的大海中稳健而行,关键在于掌舵人的手里。
以上信息由镇江铭鼎电仪设备有限公司整理编辑,了解更多卡套接头信息请访问http://www.zj-md.com.cn
|